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环球观速讯丨世界观焦点:劣质头盔毫无保护可言, 3.15二次点名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钛媒体直击3·15

来源:腾赚网 时间:2023-03-16 09:34:51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国民代步工具。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电动两轮车社会保有量达到3.4亿辆,预计2022年将达到3.5亿辆。电动自行车的一个小问题,放大到全国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早在2022年3.15晚会上,央视就曝光了电动自行车超速的问题。包括新日、金箭、台铃、绿源、小牛等等品牌,其销售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都能通过解码器等手段,实现对于限速的破解。钛媒体App也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解读,详情请见《新国标成为“纸老虎”,电动自行车超速如何解决?|钛媒体直击3·1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今年的年央视3.15晚会,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再次被点名。此次,央视曝光了有关电动自行车头盔厂家偷工减料的问题。据央视调查,全国多起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头盔质量不过关成为了导致消费者受伤的原因。

多款产品测试不合格,安全头盔无法保证安全

央视3.15晚会节目测试画面

2023年的315晚会节目中,央视记者选取了市场上热销的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检测,经过测试仍有多款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

整个检测过程中,央视记者分别对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耐穿透性能、佩戴紧固程度、护目镜耐磨性几个方面进行测试。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将头盔佩戴在头模上,拉升至1.6米的高度进行释放,模拟骑乘人员摔倒时,佩戴安全头盔的头部与地面碰撞接触的场景。可怕的是,其中一款红色头盔几乎毫无保护性可言,测试中产生了一条长达20多厘米的裂痕。

而在耐穿透性能测试中,测试人员将钢筋头拉升至1米的高度进行释放,模拟头盔遇到尖锐物体时,对佩戴者头部的保护能力,有8款头盔达不到新国标要求,甚至有的头盔被劈成两半。不难想象,如果这是生活中真实遇到的场景,那后果不堪设想。

在头盔固定和护目镜耐磨测试中,共有16款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经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头盔厂家为了压缩成本,使用了回收料等劣质材料进行头盔生产。偷工减料等原因的叠加,才是最终导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国标实施不久,市场仍有漏网之鱼

经钛媒体App调查发现,此前出台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GB811-2022中,就详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头盔应包括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护目镜等结构,并对电动自行车头盔的测试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但由于国标发布时间较短,目前仍有少量未通过认证的电动自行车头盔,在市场上流通,导致消费者可能选购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过,该标准将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也是对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质量起到一定约束作用。

除此之外,相对于市场较为成熟的摩托车头盔,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头盔产品价格普遍较低。目前淘宝、京东上的电动自行车头盔售价均在百元上下,拼多多售价约在50元左右,销量最高可达5万件。

目前在主流电商平台上,销量靠前的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普遍通过了国家标准认证,并会在产品名称、页面详情处重点标注。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可以先与店铺确认。

符合国标,但未必合适的尺码

国标中关于头盔尺码的标准

钛媒体App观察到,在各大电商主流的电动自行车头盔中,百元及以下价格的产品普遍存在没有区分大小尺码的问题。

在国家标准GB811-2022中,头盔根据头围尺寸,从大于等于620mm到小于等于540mm,应分为特小、小、中、大、特大五个规格,然而在电商平台百元左右的主销产品购买选项中,却只有“均码”一个选项。

曾经从事电动自行车车销售的刘先生告诉钛媒体App,电动自行车消费者认为电动自行车骑不快,因此普遍不太在意头盔等安全配件。

对于厂商而言,头盔产品并不挣钱,只要符合国标就可以正常售卖,多个尺码需要多开模具,增加增加仓储物流等成本,因此生产多个尺码的头盔并不划算。

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动自行车头盔的佩戴贴合度同样关系到安全问题。

摩托车教练李先生告诉钛媒体App,头盔的安全与否一方面要看质量,另一方面还要看佩戴。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头盔在能戴上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贴合、紧固,因此选好尺码十分关键。对于选择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头盔,李先生建议选择符合国标、针对不同头围区分多个型号、价格在300元以上的产品。

关于电动自行车头盔选购,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经发布消费提示。电动自行车头盔应通过3C认证、确认标志清晰完好,检查壳体内、外是否有表面突出物,确认配有EPS缓冲层,护目镜应为非玻璃。检查佩戴装置的强度,不应出现系带滑脱、撕裂、撕断,连接件脱落及搭扣松脱、断裂现象。此外消费者可对头盔进行称重,国家标准规定A类(全盔、半盔)质量不大于1.6kg,B类半盔质量不大于1.0kg。

最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注意,头盔产品发生过较大撞击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使用。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综合来看,电动自行车行业还处于一个“野蛮生长”时期,价格低、易用性强、通用性好是其逐渐能够占据国民通勤C位的主要原因。但在安全意识方面,无论是用户还是厂商,似乎都有待加强。目前来看,安全事故频发,会让更多用户对使用电动自行车产生担忧。

2020年开始,我国公安部主导的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正在积极推动地方立法,以及自行车、摩托车驾驶员佩戴安全头盔的习惯。据公安部介绍,2020年全国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了10%以上。

而在厂商方面,追求利润的同时,如何正确对待用户最基础的安全问题,值得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去关注。(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吴泓磊,编辑/钟毅)

关键词:

4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