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拉卡拉净利暴跌232%,清仓中邮消费,星展银行接盘!外资看上消费金融蛋糕

来源:腾赚网 时间:2023-05-22 07:46:25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子硕

近日,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邮消费”)股东变化引发市场热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邮消费年报显示,星展银行有限公司(下称“星展银行”)已于去年收购拉卡拉持有的中邮消费5000万元股权,持股比例由原来的15%增加至16.667%。该项收购已完成资金交割,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收购完成后,星展银行继续位列中邮消费的第二大股东,发起人之一的拉卡拉不再持有中邮消费的股权。

截至2022年末,中邮消费的股东从发起时的七位降至六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星展银行、广东三正集团有限公司、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次持股70.5%、16.667%、4.5%、3.666%、3.5%、1.167%。

中邮消费并非唯一一家受外资金融机构加码的消费金融公司。2022年末,在受让苏宁易购持有关的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3%股权后,法国巴黎银行继续受让先声再康持有上述公司的10%股权,截至目前该行的持股比例上升至31.28%。

金融业继续保持对外开放力度不减。去年11月,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刘福寿公开表示,在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中,银保监会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消费金融、健康养老等领域引入外资机构。鼓励中外金融机构平等竞争、深化合作。

净利率大降232%,出售股权回笼资金

作为发起人之一,星展银行再次增持中邮消费,意在打通下沉市场。

星展银行于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一直以来星展银行聚焦对公业务。2021年,该行收购深圳农村商业银行13%的股份。星展银行彼时称:“投资符合集团投资核心市场的战略,并加速在快速增长的大湾区扩张。”

通过入股深圳农商行,星展银行打开对公业务以外的市场,拓展大湾区下沉市场。中邮消费不仅总部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广州,还通过建立“自营+协同+合作”互联网获客体系,其协同渠道以邮储银行手机银行和邮政业务合作为核心,服务下沉长尾客户。

不久前,星展银行行长兼行政总裁郑思祯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也曾透露,该行将发展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及消费金融业务,使各业务条线平衡发力,深耕个人财富管理业务。

长远来看,城商行叠加消费金融公司,能为星展银行的布局消费金融创造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消费金融公司是银行展业的重要抓手,”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农商行属地性强,展业存在局限性。消费金融公司打破区域地理空间限制,深入到多元零售消费场景,在全国范围内获取新用户,创造利润增长点。

对于拉卡拉来说,此刻转让股权也未尝不是一笔好买卖。“跳码风波对拉卡拉整体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此刻转让中邮消费的股权,或为缓解公司的经营压力。”针对拉卡拉转让股权的事宜,王蓬博如此分析。

据拉卡拉公布的业绩报告,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 53.66 亿元,同比减少18.65%;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7 亿元,同比减少 232.75%,扣非后净亏损 1.21 亿元,同比减少 113.18%。对比,拉卡拉解释称“系公司收单业务中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也就是业内俗称的“跳码”。

基于此,拉卡拉按照相关协议将涉及资金退还至待处理账户,这也是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对拉卡拉来说,5000万元无疑是“及时雨”。

不过,拉卡拉转让中邮消费,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早在2016年10月,拉卡拉将广州众赢、深圳众赢、广州拉卡拉小贷等10家公司股权剥离给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控制的西藏考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剥离公司中的北京拉卡拉、广州拉卡拉小贷的小额贷款业务发展迅猛,属于资金密集型业务,在行业监管、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与第三方支付业务存在差异,导致拉卡拉管理范围增大、运营效率降低,将剥离公司的业务剥离出去,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专注于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主营业务。”拉卡拉于如此解释。

针对发起股东拉卡拉退出一事,中邮消费金融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拉卡拉退出为股东方战略调整展开的正常商业行为,该股东为财务投资者,出资金额为5000万元,股权占比为1.67%,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产生影响。”

图片来源:图虫

外资牵手消费金融进入“蜜月期”?

星展银行加码中邮消费,为后者打通多层次融资渠道。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无法像银行一样吸收公众存款,消费金融公司负债端资金融入渠道只包括接受股东和股东境内子公司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据联合资信报告,从融资结构看,同业借款仍然为消费金融公司资金融入的主要渠道,占融资总额的比重在75%以上。

中邮消费也坦言,资金主要来自各商业银行的同业借款。不过,受制于各家银行信贷额度、资金、价格等因素的变化,公司融资面临的挑战在增加,需要获取更多的融资来源。

星展银行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中邮消费第二大股东。星展银行不仅通过同业借款和同业拆借方式增加中邮消费的融资来源,为中邮消费提供金融债券及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工具,还带来了深圳农商行这一重要资金渠道。

深圳农商行分别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出现在中邮消费的关联交易名单内,为中邮消费授信增总授信额度,并开展同业借款、同业拆借业务,向中邮消费进行金融债券及资产证券化等投资。

星展银行加码布局中邮消费,是个案还是行业信号?

2018年多地曾计划引入外资成立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4月,法国欧诺银行和光明食品集团等签订投资协议,拟设立上海光明欧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并向监管部门提交材料;2019年8月,上海市国资委指出,申能集团与大华银行签署出资协议,计划合资成立“申能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然而,尚未等到两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先传来外资银行退出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消息。2021年,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转让其所持有的杭银消费金融1.5亿股股权。有分析人士认为,外资银行转让消费金融公司股权,或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水土不服”,经验难以落地。

不过,包含北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中邮消费在内的五家消费金融公司中,除捷信消费金融为外商独资公司外,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和中邮消费均获外资背景股东持续增资。

对此,江苏苏宁银行金融科技高级研究员孙扬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外资行在资金方面比支付公司有较多优势,资金成本低、资金量大。外资行入股中邮消费,对该消费金融公司是利好信号。资金充裕,而且也可以引入外资行的规范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助于提升消费金融的治理。”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方向一直未改变。2019年7月,金融委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提出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欢迎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2020年1月,银保监会指出,要引进先进国际专业机构,吸引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专业保理、消费金融、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领域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境内市场。

2022年11月,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刘福寿再提“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并在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消费金融、健康养老等领域引入外资机构。在孙扬看来,目前中国消费市场正强劲复苏,消费金融行业目前发展势头很猛。外资银行看好中国的消费市场发展,看好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才选择此时布局。这一方面是我国金融市场更加开放的体现,也有利于我国吸引外国的资金。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