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七日,节气大雪;上海无雪。笔者应松江水务局邀请,前往石湖荡镇和小昆山镇调研《***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共生》发展课题。这两个市郊古镇:文化底蕴深厚、同为经济强镇,既是上海先进***业的腹地、又是上海菜篮子工程的骨干,更是长三角治水标兵。
历史上,先有松江再有上海;松江是上海文化之根。如今松江是长三角区域重要枢纽型城区(城市),其出色的治水工作为赋能发展提供了上海经验、体现了生态文明激励经济增长的科学蓝图。党的二十大代表、***松江区委***程向民,就曾经在全区治水工作大会上指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平总***亲自推动部署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要切实增强***河湖长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稳步提升松江河湖生态环境质量,坚决守护超大城市绿色生态基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共生的美丽家园”。
战略上,程向民还强调: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松江。聚焦绿色发展,持续打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战略品牌,深化供给侧***导向,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6+X”战新产业,探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地区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聚焦***向往,高质量建设水城相融的松江新城,加快推进新一轮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深化***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书写“远看青山绿水,近看人文天地”新篇章;聚焦十四五,持续推进松江河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调研中,笔者亲眼观察到的蓝图已经成为***式现代化的上海样本。在松江区委、区***的坚强领导下,在上海市水务局的科学指导下,松江区水务局以***为中心统筹兼顾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水行政“五水”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天候服务“松江新城”建设全过程,全情助力松江“三张王牌”建设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其中,“三张王牌”是指:松江地处上海市西南,素有“上海之根、浦江之首、大学之城”的美誉。这是调研中接待我的当地干部和群众倍感自豪的,我也很自豪地告诉他们:我参加了这些提法的论证。
松江境内河流纵横,塘渠交错。根据《2021上海市河道(湖泊)报告》,松江共有大小河湖1646条(段),总长2018.29km,河湖面积51平方公里,水面积8.47%。历史记载,松江治水的最早纪录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如今松江的治水成就更加斐然,有目共睹。如2021年松江区水务局获评水利部“***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完成***水利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级个人荣誉两次榜上有名;在上海全市率先实现35条骨干河道水域全面贯通,获上海发布专题报道;松江区连续三年在全市河长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中获评优秀,河湖管理养护等多项工作考核荣获市级先进;2019年松江区水务局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在笔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推介中,松江故事就是***梦的典范。
今年以来:在推进人文松江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水务系统坚持***为中心,多措并举打造幸福河湖理念,使得河湖面貌实现新改观。并以优质的水环境为依托,注重发挥水资源优势,向世人展示松江“山城相连、山水相依”的美景。同时,对标“一江一河”贯通工程,完成泗泾塘(***)、淀浦河九亭段综合整治工程,打造高品质的滨水公共空间,构建人与自然***共生的美丽家园。并且坚持把更好岸线资源留给市民的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目标,已经全面完成九里亭街道主要河道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启动通波塘中心城区段、松江市河沿线贯通工程,以更大规模的开放型滨水公共空间造福***。此外,因地制宜地开展整体景观区域的开发提升,创建星级美丽河道102条段,着力打造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怡人”的水环境。且以美丽的水环境,提升松江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全域旅游创新示范区的建设。
在水环境、水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服务上海菜篮子工程方面,松江水务局的聚焦区域在小昆山镇。松江水务局党组***陈龙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九峰伴三泖,秀水绕府城。松江河流纵横,水系繁盛,与水相融、与水结情。守好生态环境底线就是守牢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持续呵护自己的美丽、可爱的家园;同时服务好民生”。比如我此番调研的小昆山镇就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使得山、水、田、林的生态系统加快形成并直接促进了当地生产力发展和富民工程,特别是:在上海市民中间享有口碑的米、肉、鱼、蟹的生态产品逐年增加;同时,居、游、观、行的休憩体验日趋丰富。可以说:优质的水源保证了松江知名农产品品牌“松1018”大米与当地500亩大棚蔬菜的优良品质,“松林牌田园鲜猪肉”以高品质享誉沪上家庭餐桌。陈龙如数家珍地告诉我:当地的“家庭农场”、“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推动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1.2万余亩农田年产大米超7000吨;如今“阡陌纵横”的河道水系,已变成一片水更秀、山更青、气更爽、物更丰的沪郊一流“后花园”。
尽管成绩斐然,但当地干部还是很谦虚。如小昆山镇分管水利和农业的副镇长顾锋雷在座谈会上就回顾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前,小昆山镇部分河湖岸线疏于管理和维护,缺乏必要的防护,岸坡塌陷,河道淤积严重,河道生态功能下降,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区域内各种生产和建设活动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严重不足。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过程中:通过建设生态护岸和护坡、陆域缓冲带,稳住了岸和坡,巩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前沿;通过将河道疏浚底泥以还田或还林等方式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减少弃土弃渣,构筑了水土再循环的路径;通过加强田间作业管理、***严格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手段监管区域内的产业开发等相关建设活动,使人为水土流失现象得到遏制,稳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腹地”。
关于今后的奋斗目标,顾锋雷信心满满地告诉我:十四五期间,小昆山镇目标建设“五个小昆山”。即:以建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西部动力源为着力点,打造实力小昆山;以涵养城市精神为着力点,打造人文小昆山;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着力点,打造美丽小昆山;以整体城市数字化转型为着力点,打造数字小昆山;以建设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城市为着力点,打造幸福小昆山。对此,参加调研座谈会的上海市水务局水利处赵贤豹、松江水务局朱琴、当地乡贤潘近云、园林工程师管敏晖等***都认为:诗画江南看松江,经典就在小昆山。
需要强调的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上游主区域就在松江,地标就是闻名于国道的石湖荡镇。如今,位于石湖荡镇东夏村境内的“浦江之首”成了市民游客休闲放松及周边企业团建拓展的好去处。据统计,自2020年起至2021年底,这里共接待了近15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入园参观游览。“浦江之首”又名“浦江源头”或“浦江源”,这里地处“黄浦江零公里处”,也是著名的松江二十四景之一“浦江烟渚”。这一著名景观的两侧有苏浙蜿蜒而来的斜塘江、圆泄泾在此处汇集,经横潦泾流入黄浦江。三江汇源之处,孕育着道不尽的江南水乡风光,“浦江之首”由此得名。2020年12月,“浦江之首”获批成为***3A级旅游景区;成为上海的骄傲!
我调研石湖荡镇的这天,正逢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当地干部和旅游业从业者们自然喜出望外。石湖荡镇******翁雷均就欣喜地说:游“浦江之首”,寻“上海之根”;终于可以成为今冬明春的新愿景了,今后不仅是上海市民首选之地,也将成为华东旅游的热土。他陪同我实地考察了“浦江之首”景观区域,各类设施相当完备。如景区内满园尽是江南风格的园林景观,走过“疏流利运”宝塔就可向东遥望黄浦江,身处“黄浦江零公里处”看三江汇流的潮涌碰撞。仿古代建筑风格建造的“春申堂”里林立着12副木雕作品,刻画了“源起德清”“中西会晤”“世纪雄姿”等上海地区重要的历史时刻,更有“春申君治水图”和“黄浦江水系图”的人文地理描述。翁雷均很自豪地告诉我:置身于其中追寻历史的不同足迹,就可以感悟黄浦江上的兴盛潮起。而位于“春申堂”地下的“水文化展示馆”,又展陈了上海地区与水利有关的地理面貌、历史沿革、文化兴盛等内容,可在水利科普的场景中观澜上海兴盛缘起,让人流连忘返。
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水文化的不断丰满,直接促进了营商环境和创业氛围。为了贯彻***《*********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石湖荡镇***与上海国盛集团缔结了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推进石湖荡镇-产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在推动乡村文旅发展方面,就以“浦江之首1800亩乡旅融合社区”(浦江之首景区及其背靠腹地东夏村域内1800亩水源地涵养林整片区)打造为切入点,以东夏村的保留保护村庄的开发提升为抓手,打造了一个“荡里有米社区”)。东道主、东夏村党总支***陶力峰一脸幸福地告诉我:截至目前,荡里有米社区已成功打造“荡里·有米”、“荡里·有米农场”、“田心米茶铺”、“浦江之首剧本游”、“春申讲堂”5个主题业态,协同村民设立村民创业点位“米甜烘焙铺子”和“村民创业土菜工坊”,带动本地老村民15人、新村民28人就业创业,人均年收入增加4-10万元(包括就业薪金收入、房屋/自留地租金收入,未来将会有集体分红收入);吸引电子商务、农旅团队、设计施工、文化文创、人力资源等多个行业共计18家企业、新村民40余人入驻东夏村。丁伟就是一位新村民创业者,我和考察者一行在他的茶室围炉交流;畅谈了一番上海乡村旅游景气培育的话题,明显感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我们将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的财经资讯以及热门行业新闻,了解更多财经新闻欢迎关注本站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