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2021年下半年,从酱油到食醋再到食盐,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调味品行业经历了一波涨价潮。
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调味品行业,近五年来一直处于稳步增长趋势。从投融资情况看,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调味品行业已获得8起总额达10亿人民币左右的融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调味品行业已诞生21家上市企业,头部企业海天味业(603288.SH)当前市值超4400亿元。
眼下,酱油、食醋等传统调味品的渗透率已接近100%,而复合调味品则是新的增长市场,尚处于品类渗透期和消费者教育的早期。
成本上涨,上市公司业绩低迷
2021年第四季度,包括雪天盐业(600929.SH)、恒顺醋业 (600305.SH)、海天味业在内的调味品生产企业纷纷宣布了产品提价。
早在今年9月底,以酱油为主业的海天味业即将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高的消息就已传出。
10月12日晚间,海天味业公告称,鉴于各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为了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经公司研究决定,对酱油、蚝油 、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至7%不等。
不久后的11月2日,“食醋第一股”恒顺醋业发布公告称,鉴于原辅材料、运输等成本大幅上涨,经公司研究决定,自2021年11月20日起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幅度5%-15%不等。恒顺醋业称,本次部分产品调价可能对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有一定的影响,加上成本上涨因素,产品调价不一定使公司利润实现增长。
11月3日,雪天盐业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雪天小包食盐出厂价近期已陆续提价,幅度在10%以内,工业盐涨价幅度30%至50%,行业内其他品牌的盐产品也不同程度调整价格。当天,雪天盐业涨超7%,盘中曾一度逼近涨停。
此外,李锦记部分产品出厂价上调了6%至10%不等;仲景食品牛肉酱系列产品出厂价上调13%左右,加加食品的酱油、蚝油、料酒、鸡精和醋价格上调3%至7%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调味品企业整体业绩承压。记者查阅财报数据发现,千禾味业(603027.SH)、中炬高新(600872.SH)和恒顺醋业(600305.SH)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均下滑。海天味业上半年的净利润虽然获得了3%的增长,但增幅也是上市以来新低。
对于本次提价潮,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对于经销商、产业端来说,是迫于成本上涨的被动式提价,不过在被动提价的背后,也存在公司想让业绩、利润、股价提升的深层次原因。
至于这一波涨价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取决于市场能否消化该轮提价影响,但此举对食品行业影响不可小觑,很可能会引发其他中小食品企业跟随提价的可能。
成本压力会延续到明年吗?东兴证券在一份研报中预测,2021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上半年调味品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农产品原料成本压力。“2022年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的压力预计将明显减小,但因需求同时恢复,明显回落的可能性也不大,预计维持高位震荡,因此我们认为,对成本回落释放业绩弹性的假设不应过于乐观,下半年好于上半年。”
至于涨价何时传导至终端和利润端,东兴证券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提价传导至终端,二至三季度体现在利润端。“在多数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本次提价市场预期较充分,接受度较高。因提价前多数企业渠道库存基本已经回归正常,预计本次提价3个月左右价格能够被传导至终端,企业营收和毛利率首先改善。因部分企业会在提价后增加销售费用,因此利润端会有所滞后,推测明年二至三季度涨价利好能够被传导至利润端。”
复合调料花样多,资本仍在进入
整体来说,调味品行业高频、刚需、市场规模较大,但细分品种非常多,且不同种类发展速度不同。
天眼查数据显示,酱油、醋等传统调味品的渗透率已接近100%,缓慢但稳步地增长;味精、盐、鸡精、鸡粉等已经进入盛极而衰的产品生命周期后期。复合调味是新的增长市场,尚处于品类渗透期和消费者教育的早期;川菜调料、火锅底料市场更小但增长更快。因为方便快捷的特性,复合调味品也被称为“懒人调料”。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近十年复合调料行业的投融资金额来看,2012年“小肥羊”被百胜中国亿超70亿港元(超58亿人民币)并购,以一己之力拉高包头市投融资总金额,一跃成为融资金额之最。中山市紧随其后,融资金额超46亿元。北京市投融资事件数量虽然最多,共10起,但披露投融资总金额却未达到亿级人民币。
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2021年将达1658亿元。可见,随着家庭端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餐饮端对于效率的要求,复合调味品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大到老牌肉制品公司、连锁餐饮品牌海底捞,小到刚经历pre-A轮融资的新品牌,都试图在“懒人调料”赛道分一杯羹。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调味品相关企业的融资超过70次。2021年,不仅有美鑫食品、加点滋味等品牌获得资本青睐,还有海天、千禾、厨邦、李锦记等传统调味品势力加码。12月21日,复合调味品品牌川娃子食品近期完成了近3亿元A轮融资;9月7日,专注家庭调味品的“小熊驾到”完成了A轮融资。
对于当下复合调味品赛道的竞争格局,朱丹蓬认为,目前呈现出“两头尖,中间空”这样的竞争局面。“要么就是很大的像颐海国际这种,要么就很小的,像川渝区域的小的品牌。中间这一块的话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中大型的企业。这也给很多的中小型的企业也带来了高速发展的红利,例如天味食品,原来也是一家很小的公司,那在餐饮行业高速发展的红利推动之下,其高速发展并上市。”
至于未来何种类型企业能在复合调味品赛道上跑得远,民生证券食品饮料分析师刘光意则认为,餐饮端,具备显著成本优势、研发能力较强、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公司更容易胜出。家庭端,研发能力较强、具备品牌认知度和渠道管控能力的企业容易胜出。未来复调竞争格局仍然相对分散,原因在于复调品类众多,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例如川式调料和广式调料),都有自己的品类禀赋,例如川式调料企业很难做广式调料,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