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银行体系存贷差增加较多,前三季度新增***币贷款18.1万亿元,同期新增存款22.8万亿元,9月末存贷款余额的差值为44.2万亿元,较2021年末扩大4.7万亿元,引起关注。与此同时,有观点将存贷差扩大与储蓄向投资转化问题联系起来,并认为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就可以缩小存贷差。
对此,11月16日,央行在《202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设专栏进行释疑,称:“需要探其根本、正确看待。”
存贷差指银行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差额。随着银行增加债券、外汇、股权等资产,贷款占银行总资产比重趋于下降,我国银行体系的存贷差总体呈现扩大趋势。
【资料图】
央行指出,从理论上讲,在银行信用货币制度下,作为银行负债的存款很大程度上是由银行贷款等资产扩张行为创造的。银行并不是“动用”居民储蓄存款去发***,而是直接扩张资产就可以发***,同时创造存款(负债)。假如银行资产端只有贷款业务,负债端只有存款业务,那么新增多少贷款就会新增多少存款,不产生存贷差。
实际上,存贷差的产生是因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渠道很多,除贷款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债券投资、外汇占款、股权及其他投资等渠道扩张资产,在不增加贷款的情况下创造存款。
“也就是说,存贷差的扩大是货币创造渠道多元化、不仅仅限于贷款渠道的结果。从这一点看,存贷差问题与宏观上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问题是两回事,通过促进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并不能缩小存贷差。”央行称。
举例来看,我国今年存贷差扩大实际是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的体现。今年以来,受超预期因素影响,局部领域信贷需求放缓,而经济循环部分环节的预防性货币需求有所增加,托举经济需要相对更多的货币支持。
央行表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等其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使得非贷款渠道创造的货币增多,存贷差因此扩大。
一是财政发债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债券累计新增5.9万亿元,其中银行表内增持***债券约4.7万亿元,财政获得资金后通过支出形成企业和居民存款,扩大了存贷差。
二是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前三季度***银行累计向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经财政实施留抵退税后,增加了经济主体手中的存款,却没有发生贷款活动,使得存贷差扩大。
三是金融工具统计因素,今年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设立了超过6000亿元的金融工具,用于补充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重点民生等重大项目的资本金。项目公司获得金融工具资金后形成银行存款,但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对金融工具的出资目前没有计入贷款,统计上也扩大了存贷差。
实际上,近年来国外主要经济体存贷差也呈现扩大趋势,主要与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特别是银行体系支持财政赤字支出等因素有关。
比如,美国银行体系存贷差从2007年末不足2000亿美元扩大至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前的3万多亿美元,疫情***后美国实施大规模财政***政策,2021年10月存贷差又进一步扩大至7万亿美元以上的高位,今年以来有所回落,9月末仍在6万亿美元上方。。
央行强调,总的来看,存贷差扩大本质上反映的是贷款以外渠道的货币创造增多,与储蓄向投资转化没有直接关系。今年以来我国银行体系存款总体增长较快,同时由于疫情等特殊因素,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居民存款与企业存款之间的循环不畅,反映为9月末,住户部门各项存款余额增速为14.5%,较企业部门11.2%的增速高3.3个百分点;1-9月住户存款新增13.2万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58%,较去年同期高6.9个百分点,存款的部门结构发生了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存款总量,因此并不会改变存贷差。
我们将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的财经资讯以及热门行业新闻,了解更多财经新闻欢迎关注本站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