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新能源板块持续盘整,一改早前持续冲高的状态。一来高景气板块在大涨后存在回调的必要;二来近期美国总统拜登高达1.75万亿美元的《建设美好未来法案》(BuildBackBetter)(下称《法案》)受阻无疑进一步冲击了市场情绪。
《法案》包括了5500亿美元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大幅加码,每辆电动车最高可获1.25万美元补贴。相比起欧洲电动车的高渗透率和中国电动车销售量的高速增长,美国电动车的基数低,因而市场认为美国市场是2022年的关键变量。
“新能源板块长期问题不大,但短期在大涨后存在获利了结压力,这亦可能带动一波资金外流,因而近期到明年一季度,成长行业较难有太大的表现。今年成长股涨幅很大,而沪深300年初至今下跌6%,下跌后会拉大估值的反差。”野村东方国际研究部主管高挺于22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美国刺激政策受阻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乔·曼钦日前突然倒戈,以通胀关切为由,表示“无法投票赞成继续这项立法”,这意味着该《法案》只得“来年再战”。而美国11月CPI同比增长6.8%,创下1982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核心CPI亦触及4.9%,大超2%的目标。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PaulKrugman)随即就在《纽约时报》发布专栏抨击曼钦的倒戈举动,呼吁尽快通过刺激政策。克鲁格曼表示,《法案》中提议的开支会分摊到未来多年,因而不会在短期内大幅提高总需求,头一年对赤字在GDP中的占比提升效果仅为0.6%,“在我所知道的任何模型中,这都不足以使通胀有显著变化。此外,美联储近期已明确表示,如果通胀无法消退,就会准备加息,因此政府支出对通胀的重要性应该更小。”
由于《法案》并非一般的财政刺激,尤为聚焦气候变化,旨在减少碳排放、支持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因而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具体而言,55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投资是《法案》中金额最大的支出项目。美国国会认为,要避免气候危机最灾难性的后果,就必须立即处理,推迟行动只会使数百万家庭的生活更加艰难,并随着极端天气事件的加剧而危及更多的生命和生计。支出计划立法的目标是应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相关灾害,保护并加强国家的复原力。
此外,在该《法案》的框架下,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大幅加码,政策与车型共振。华创证券提及,新《法案》将电动车最高补贴由目前的7500美元上调至12500美元:基础补贴4000美元+3500美元(单车带电量大于40KWh)+4000美元(在美国生产电动汽车并配备工会劳动力)+500美元(使用美国制造的动力电池),最高补贴金额较此前《清洁能源提案》相同;此次《法案》首次将两/三轮车与二手车首次纳入补贴范畴,对带电量2.5KWh以上的电动二/三轮车提供最高7500美元的减免,对二手车提供4000美元税收减免;税收抵免由现行从联邦个税抵扣调整为全额返还。补贴整体倾向美国本土制造。税收抵免中基于美国工会和本土制造的补贴额度达到5000美元/车,且2027年后补贴仅限于美国生产的电动车才能享受,美国本土车企和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清洁能源相关的投资多数取决于政策走向,因而机构普遍认为,若后续《法案》通过,美国未来两年有望复制2020年~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大发展历史,销量将快速提升。而美国目前电动化基础材料薄弱,更多是中国锂电材料受益,国产锂电龙头有望享受美国本土锂电供给缺口带来进口机遇。
新能源行业预期差变小
即使没有这一《法案》,美国的新能源行业也会继续发展,且中国、欧洲的绿色革命亦在加速,但问题在于,资本市场的预期已打得太满,多数相关公司的估值高企,因此需要更多的预期差来消化高估值。然而,2022年出现的预期差挑战重重。
凯思博中国股票基金经理徐涛此前对记者表示,各界对明年的整车销售预期打得比较满。从今年来看,全年电动车销量约600万辆,中国占到近一半。明年的全球销量预期基本已达900万~1000万辆。从预期角度来说,明年最大的变量就是美国,2021年预计美国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仅约60万辆,基数较低。如果《法案》无法通过,预期差不足则可能导致本就估值高企的相关板块承压。
这一《法案》的未来进程也与中国企业息息相关。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中国锂电池、锂电主材、光伏等领域的额龙头企业的海外收入占比近年来节节攀升,且海外利润率相对于“内卷”程度较高的国内市场高出不少,因此相关企业今年估值大幅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海外的业务增速。
例如,隔膜龙头恩捷股份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早在2020年上半年就已超50%;中国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2021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23.15%,较2020年全年285.30%的增速进一步提升;光伏逆变器、储能龙头阳光电源的海外收入占比也已过半,今年上半年海外地区业务实现收入41.62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高达50.70%。
今年以来,相关锂电主材公司(四大主材:隔膜、正极、负极、电解液)的股价也水涨船高,需求飙升、能耗双控导致的产能趋紧持续支撑股价大涨,但各界预计明年供需格局就会改善,部分环节扩产可能导致高股价难以为继。
多位国内外资管机构的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最偏紧的环节仍是隔膜。受限于设备产能(隔膜设备主要来自日本、德国、法国),日本企业的大量产能都被恩捷股份提前预订,其他企业扩产没那么快。但是,正极、负极供需将慢慢回到一个均衡水平,电解液或出现过剩。变化最大的环节则是负极。由于负极材料石墨化是高耗能行业,在能耗双控背景下,地方政府审批慢、扩产受限,导致负极一度供给趋紧。但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从新能源车角度看,此前受到能耗指标考核控制较严格的排序为负极(石墨化)>正极(三元&铁锂)>铜箔。
“景气行业也要看到风险,全球明年下半年都面临行业增速下降的风险,例如美欧陆续补贴退坡的风险”环懿投资实控人、CIO高杉对记者表示。
自今年1月份起,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开挂”模式,每隔3个月,产销便爬升至一个新平台:3月~5月,稳定在月销21万辆左右;6月~8月,月销爬升至30万辆规模;9月~10月,触及月销40万辆目标;11月,销量已经跳高到45万辆。过去11个月,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量同比增幅最低是11月的127.8%,最高的是2月,同比增幅高达723.36%。而反映在市场渗透率上,便是每个月以约1.3个百分点的不断爬升。根据中汽协数据,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