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实现了从零到300的快速增长,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为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提供着养分。6月28日,随着力芯微和工大高科两家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科创板上市数量已达300家,总市值突破4.5万亿元。
两年时间,科创板注册制基础制度逐步完善,为注册制全市场推广提供了有益经验的同时,也获得了国际投资者的认可。不少专家表示,科创板市场的“硬科技”属性,不仅吸引了大批优质科创企业上市,也引来包括外资机构在内的专业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随着资本市场稳步对外开放和科创板公司高增长潜力的释放,具备良好基本面的科创板国际化程度必将进一步加深。
“硬科技”成色愈加鲜明
两年来,科创板支持“硬科技”的示范效应越来越明显。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300家公司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104家,生物医药行业69家,高端装备制造行业57家,新材料行业33家,节能环保行业25家,新能源行业12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三大行业上市公司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的70%,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据上交所副总经理刘绍统介绍,目前,集成电路科创板上市公司已形成了较为完整、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物医药领域汇聚了相当一批科技攻关能力强的创新药企业;高端装备企业在诸多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其他领域优质标杆科创企业也陆续到科创板上市,科创板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集聚地。
科创板为高科技上市公司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也为其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持。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硅产业”)董事长俞跃辉表示,沪硅产业在科创板上市后募集的第一笔资金就使得其300毫米大硅片研发加速,打破了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材料大硅片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数据显示,已上市的300家科创板公司IPO融资3471.74亿元。其中,中芯国际、中国通号两家公司的IPO融资额就超过百亿元,IPO融资额小于10亿元的公司最多,有216家,占比达72%。
2020年,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科创板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整体维持了较强的盈利质量和良好的现金流回款能力,秀出了“硬科技”的“硬实力”。数据显示,2020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00.86亿元,同比增长59.1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合计625.14亿元,同比增长38.76%。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作为增量改革的重大探索,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创业板等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目前,科创板已有21家特殊类型企业成功上市,包括19家未盈利企业、两家特殊股权结构企业以及3家红筹企业,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科创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一项增量改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证监会表示,科创板各项制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培育出更多具有“硬科技”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企业,这是检验科创板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
今年4月1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的决定,三个行业被明确禁止在科创板上市,新增“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这一指标,“4+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由此形成。今年6月,上交所制定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科创属性持续披露及相关事项》,督促公司将募集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督促公司保持研发投入,保障研发项目有序推进,保持核心技术先进性;督促公司坚守科创定位,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科创板的制度设计就是要打造最具科创特性的上市企业板块,这是创新型企业上市的风向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认为,设置“4+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有助于培育出更多具有“硬科技”实力的创新企业。对企业登陆科创板来说,要开展自我检查评估,研判是否属于实质性“硬科技”企业,有利于激励科创企业专注于实质性创新,激励科创企业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也更好地激励企业凸显硬核科技的形象定位。
国际化进程持续加深
两年来,随着上市公司不断扩容,年轻的科创板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的认可。2020年11月27日,沪深港三所就同步扩大沪深港通股票范围的措施安排达成共识,将12只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科创板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
2021年2月19日,富时罗素公布了2021年2月旗舰指数季度审议结果,将11只股票纳入富时GEIS指数。今年5月,5只科创板股票被纳入明晟(MSCI)中国A股指数,这是科创板股票首度进入MSCI旗舰指数,也是继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港通标的和富时罗素指数之后,科创板国际化的又一重要进展。
此外,今年1月,美国金瑞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金瑞上证科创50ETF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这是第一只境外上市的上交所科创板ETF。市场人士表示,金瑞上证科创50ETF为投资者提供了直接参与投资科创板的渠道,有利于全球投资者分享到中国硬核科技企业成长的红利。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参与科创板的国际投资者既包括新加坡政府公司、阿布达比投资局等知名主权财富基金和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等养老金管理者,也包括摩根资产管理、施罗德投资管理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
“科创板国际化是增强科创板影响力的重要一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愈发明显,部分股票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有利于提升科创板的整体知名度和影响力。”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