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工业机器人企业与相关机构数量已超过2000家。
前三季度,广东GDP达到88009.86亿元,同比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5.1%。
透过数据看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工业投资表现亮眼;跳出数据看趋势,从短期来看,实现全年经济目标仍面临很大挑战,从长期来看,经济结构更优,发展前景更好。
机遇
高新技术持续发力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增长,是因为整个“十四五”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支撑点就是科技自立自强,要在科技上进行全面布局,所以整个市场的盈利情况和投资预期都出现了高涨的状况。
一方面,借助订单回流的机遇夯实工业基础,并推动产业升级——前三季度工业投资自今年2月以来保持20%以上的增速,同比增长21.1%,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加快,同比增长22.9%,两年平均增长13.2%。另一方面,依托在电子信息、汽车等方面的产业基础,发力数字经济,让新经济动能不断涌现——前三季度,广东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同比均增长67.1%,新能源汽车增长176.8%,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分别增长40.0%和56.7%。
集成电路产业迎来机遇
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外贸前景保持清醒认识的同时,也要看到,海外供应不稳和部分订单回流正在倒逼国产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
比如,全球“缺芯”对广东的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形成冲击,也为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机遇。近日,深交所正式受理了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创业板上市申请,其背后正是该公司在车用功率器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这同样体现到经济数据上。今年前三季度,广东新能源装备、生物药品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同比分别增长27.3%、43.1%、24.6%。
主动对接增强韧性
从去年的防疫物资到今年的一般商品制造,广东在内的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重要性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凸显。
作为全国第一大省的广东,无论是政府还是各领域的“链主”企业,都有必要也有责任主动对接协调,在不断克服短期断裂风险的过程中巩固和增强国内产业链的韧性。
对标“优不优”和“强不强”抓好“强链”,依托有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的产业,发挥完整配套体系、庞大制造能力和超大市场规模等优势,进一步巩固优势领域“领跑”地位,着力在产业链高端发力,不断拉大与竞争对手领先优势。
也只有这样,生产端的国内大循环才能保持稳定运行。所谓稳中求进,也只有先把正常的经济生产稳住了,才能寻求产业升级之“进”。
挑战
短期订单增长面临很大不确定
海外疫情导致订单回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7月到9月,越南耐克工厂基本处于关闭状态,美国BTIG高级分析师称,耐克目前大概有1.16亿双鞋生产不出来。业内人士认为,其中部分订单很可能将回流国内。由于欧美港口积压等问题,临近年末消费旺季,部分发达国家的货架上却出现缺货。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供应链危机导致供应不足,让美国零售商和制造商因恐慌而过度订购。
不论哪种情况,短期的订单增长都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不久前,商务部负责人就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提醒,目前的高速增长中有很多一次性因素,随着疫情趋缓,一次性因素逐渐消退,下半年增长逐步放缓,明年外贸形势可能很严峻。
全球供应链存在变短变平趋势
“假设一辆汽车有一万个零件,缺一个零件也无法出厂。”一家广东知名车企告诉粤评君,虽然其本身由于规模大、产值高,基本可以获得稳定供电,但其很多上游供应商布局在其他省份。一家在苏州的合作伙伴本身产值较小,在当地难以获得足够稳定的用电保障,日前连续多日被停电,直接影响该车企整车生产的顺利进行。
目前广东制造企业的困境在于广泛、紧密的产业联系下,牵一发动全身的连带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疫情和大国博弈让经济安全和收益的权衡更加凸显、全球供应链存在变短、变平的趋势。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在全球经济彼此深度融合之下,不平衡、不连续、不稳定成为阶段性的常态。
从全球经贸格局看,旧有的全球经济平衡已经回不去,新的平衡尚未成形,供应链断裂、物价上涨等,让少数经济学家悲观地认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当前或处于经济危机的前夜。
从能源动力构成看,由于温室效应对气候影响不断加深的倒逼,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但现有经济运行的技术、规范和制度仍主要以煤炭、化石能源为前提,要实现“双碳”目标,就必然要经历能源更新的阵痛期。
“广东制造在全球还是有很强的竞争力,虽然短期看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了,但是整个经济结构更优了,未来发展前景会更好,我们有这个信心。”——广东省统计局副局长王丽莹
(记者 王彪) 综合央视新闻、经济日报